加密貨幣新聞視頻
華爾街熱點播報:比特幣VS 美元,富爸爸的財富密碼,清崎再出驚人預言:比特幣將取代美元,2025年突破25萬?
2025/02/09 03:15 Did Tool
知名金融教育家、《富爸爸窮爸爸》作者羅伯特·清崎近日再次表達了他對比特幣和黃金的堅定信仰。他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,與其持有美元,不如投資比特幣和黃金,因為這是一種“更明智、更安全”的選擇。 比特幣:清崎眼中的“好貨幣” 清崎長期以來對法定貨幣持懷疑態度,尤其批評美聯儲的貨幣政策。他認為,美元的購買力正因美聯儲的長期超發而不斷削弱,而比特幣、黃金和白銀則屬於稀缺資產,能更好地抵禦通脹風險。這種觀點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里希·哈耶克的“貨幣非國家化”理論有一定相似之處,後者主張讓市場自由選擇貨幣,而非依賴政府控制的法幣體系。 更值得關注的是,清崎預測比特幣將在2025年達到25萬美元,並認為其價格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推動: 機構資金與政策環境:比特幣的強勁支撐機構投資者的入場:隨著現貨比特幣ETF的批准,比特幣已經從一個投機性較強的資產逐漸進入主流金融體系。華爾街巨頭,如貝萊德(BlackRock)、富達(Fidelity)等機構,都已推出相關投資產品,標誌著比特幣正逐步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認可。 政策導向的變化:清崎特別提到,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重新當選總統,美國政府可能會採取更友好的加密貨幣政策。例如,放鬆對加密市場的監管、降低對數字資產的稅收壓力,甚至推動比特幣在主流金融中的應用。 避險需求的增長: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通脹壓力持續存在,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尋找安全資產。比特幣近年來被視為“數字黃金”,其抗審查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在動盪時期更具吸引力。 經濟學視角:格雷欣定律與貨幣競爭清崎在分析比特幣崛起時,引用了格雷欣定律——即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經濟學原理。該理論由16世紀英國財政家托馬斯·格雷欣提出,原本用於描述貴金屬貨幣體系下,面值相同但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流通規律。清崎認為,美元因長期超發正在變成“劣幣”,而比特幣、黃金和白銀則成為投資者尋求價值儲存的“良幣”。 歷史上,類似的情況曾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,當時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,美元與黃金脫鉤,導致全球範圍內的貨幣不穩定,最終推動了金價的大幅上漲。清崎認為,比特幣可能會經歷類似黃金在上世紀經歷的價值重估過程。 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? 儘管清崎的觀點具有一定經濟學理論支撐,但比特幣的高波動性仍是投資者需要考量的風險因素。例如,2021年比特幣曾在短短幾個月內從6.9萬美元跌至3萬美元,市場情緒的劇烈波動是影響其價格的重要因素。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,資產配置的多樣性依然是降低風險的關鍵。比特幣的長期投資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機構認可,但其市場波動性仍需謹慎對待。清崎建議投資者“哪怕只買一點比特幣,也能受益”,但是否能真正成為“財富捷徑”,仍需市場檢驗。 風險警告: 視頻中的言論只能代表個人觀點,不能作為投資建議,圖表分析只是用來學習如何看待指標,不能在真實交易中使用。投資有風險,不適合所有人,所有交易都會有徹底虧損的可能性,甚至會超過個人財務承擔能力。投資之前必須與你的合法註冊財務顧問聯繫,不能根據視頻中的言論和圖表做任何的決定。
免責聲明:info@kdj.com
所提供的資訊並非交易建議。 kDJ.com對任何基於本文提供的資訊進行的投資不承擔任何責任。加密貨幣波動性較大,建議您充分研究後謹慎投資!
如果您認為本網站使用的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立即聯絡我們(info@kdj.com),我們將及時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