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循環供應
什麼是循環供應?
流通中的加密貨幣硬幣或代幣的數量是一個波動值,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和/或減少。
如果加密貨幣是可開採的,則可以透過開採逐漸創建新的硬幣。在中心化代幣的情況下,開發者可以透過瞬時鑄幣隨意增加供應量。
供應量也可能會下降:要么是故意通過銷毀,要么是由於意外造成的,例如將代幣發送到無法恢復的地址或無法訪問存儲資金的錢包。
整個網路對於總供應量中有多少處於活躍流通狀態沒有可靠的了解,這使得流通供應量的度量成為不完美的近似值。
例如,儘管名義上比特幣(BTC) 的流通供應量應超過1800 萬枚——因為這是自網絡成立以來已開采的比特幣數量——但據估計,大約有400 萬枚BTC 已永久丟失,這使得真實流通量接近1400萬。
流通供應量不應與總供應量(即迄今為止已開采的代幣數量減去所有已故意銷毀的代幣數量)和最大供應量(即總供應量和循環供應量均未規定的硬編碼限制)相混淆。